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肾病知识

治病不能“见好就收”,一定要按时复查!

发布时间:2021-05-18 文章来源:未知

“记得半个月复查一次啊。”医生最后叮嘱。

“这次我一定记得了。”转身离开时,病人像突然想起落下了什么似的急忙回头,郑重其事对医生说了一句,“谢谢大夫。”

 

如果四季是大地的周期,那么对于正在接受治疗的慢性肾病患者来说,“半个月复查一次”是他们需要逐渐习惯的生活节奏。当然,这会很不方便。毕竟工作和家庭几乎占据了成年人全部的时间,都是硬邦邦的责任,轻待哪个脸色都不会好看。

可怎么说呢,活着本就艰难。相较于那些没有及时发现,直到某一天突然被告知只能靠透析活下去的病人来说,他们又是幸运的。

不过客观来说,这“慢”也好坏参半。

正如文中开头的那位患者,这次复诊,仅从病历记录上看,已经是自去年7月份以来,病人第三次主动停药后的复发了。期间,他先后以劳累、担心降压药伤肾和家里没药了等理由,没和医生商量就先后自行停药一周和一个月。

在一遍遍解释了慢性肾病与高血压之间的厉害关系后,病人又一次停药的草率行为,让医生提起高度注意,也让医生回想第一次停药复发后,病人的说法:“看指标都下来了,就没再当回事,不重视了。”

“见好就收”的心理从来不是个例。究其根源,似乎和章太炎先生曾经提过的观点有不谋而合之处:“把事情看得太容易,其结果不是侥幸,就是退却。”

的确,站在病人角度看,指标下降实属理所应当。不过,这“理所应当”的背后也绝不仅仅是一句“药到病除”那么简单。就拿每半个月调整一次的中医药方来说。

君臣佐使,这是中药配伍的制方规则,是一种结构化的描述方式。其中的君臣佐使,各负其责,各尽其效。对此,《黄帝内经》中早有记载:“主药之谓君,佐君之谓臣,应臣之谓使。”

之所以建立这种四象结构,正是中医尊重事实、辨证论治的结果。

“君”对应主证;“臣”对应兼病或兼证;“佐”是基于中医整体观考量后的人文关怀,即消除或减缓君、臣药的毒性和烈性;“使”即为统摄诸药以达病灶的引经药。

结构并不复杂,但难就难在数量繁多。《神农本草经》上提到:“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,主养命;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,主养性;下药一百二十种为佐使,主治病;用药须合君臣佐使。”即使每种里面只取一味,按照排列组合大致计算,也有1728000种方案。更何况不止一味,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加减药量,可谓变化无穷。

“脾胃学说”的创始人李杲就此做过阐释:“君药分量最多,臣药次之,使药又次之。不可令臣过于君,君臣有序,相与宣摄,则可以御邪除病矣。”一剂药方其实是通过不同维度和精度的排兵布阵来围剿病灶,和病源鏖战。统筹安排时的利弊权衡,药剂定量时的“斤斤计较”,医生为此花费的精力,可想而知。

而每每战斗打到难解难分之际,病人自己突然停药,这无异于阵前的反水投降。浪费了前期的心血不说,没有了强大对手的压制,奄奄一息的“病魔”瞬间嚣张,情势急转直下,病人再次被逼到不可逆转的绝境。此情此景,对于医生来说,是被迫的“袖手旁观”,干着急。

“想吃就吃,不想吃就不吃,神仙都治不好啊。这个病要想治好,第一,半个月复查一次;第二,严格遵医嘱用药,任何药都有它的规律性和计划性,要尊重客观规律。”医生严肃的提醒,也让病人意识到“自行停药”不是一件小事。

行百里者半九十,越接近目标越艰难,最好的策略就是乘胜追击。

医师介绍
王铁民
院长 主任医师
执业证书编码:
【14137020000
0513】
张新安
副主任医师
执业证书编码:
【11037020000
3996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