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肾病知识

尿蛋白总是2+怎么办?做好进一步诊断

发布时间:2020-12-17 文章来源:未知

  尿蛋白2+,也就是测出的尿蛋白浓度是1g-2g/L。以一般人平均尿量每天1、5L左右来计算,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约是1、5-3g。
 
  这个范围属于中度蛋白尿。尽管进展到尿毒症不会很快,但也可以在数年内威胁到肾功能,所以必须积极治疗。
 
  一、尿蛋白2+首先要进一步诊断
 
  如果你的诊断仅仅是“慢性(肾小球)肾炎”,则是不全面、有缺陷的。尿蛋白达到中度,就需要诊断病理类型了,以便制定治疗方案、评估预后。
 
  诊断病理类型,首先应检查相关的实验室指标,可辅助判断。若尿蛋白无法缓解,或是出现不明原因的肾功能急性进展,可考虑肾穿刺活检确诊(准确率95%,有创伤性)。
 
  中度蛋白尿,最常见于以下几种肾病:
 
  比如IgA肾病、IgM肾病、IgG肾病。
 
  其中,IgA肾病是人数最多的,占到了慢性肾炎的近一半,实验室检查常见:
 
  ①可见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,可伴尿蛋白。
 
  ②可有血清IgA>3、15g/L,可有IgM升高。
 
  ③可有IgA/C3的比值>3。
 
  ④尿红细胞变形率大于80%,棘形红细胞大于5%。
 
  ⑤多不伴有血压升高。
 
  ⑥可有血清CD4/CD8比值升高。
 
  2、肾小管间质损害
 
  可以出现如下表现:
 
  ①多有明显的肾毒性物质接触史;
 
  ②夜尿量增多,大于750毫升;
 
  ③尿渗透压下降<600 mOsm/Kg·H2O ;
 
  ④B超示肾脏体积缩小明显;
 
  ⑤贫血症状和肾功能损害不成比例,贫血重,而肾损轻。
 
  ⑥尿糖阳性,血糖却正常。
 
  ⑦尿的NAG酶升高,尿α和β微球蛋白升高。
 
  3、膜性肾病(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多数为阳性)、膜增生性肾病(多数有低补体血症)也可以表现为尿蛋白2+。
 
  另外,尿蛋白2+的患者,应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,看真实的尿蛋白具体是多少。
 
  尿蛋白控制目标值一般是0、5g以内(临床治愈),能达到0、3g以内最好。
 
  1、“普利/沙坦类药物+中医药”仍是基础治疗,部分药物反应良好的患者仅用这类常规药物即可治疗达标(尿蛋白0、5g以内)。
 
  2、IgA肾病在常规药物治疗后,若尿蛋白仍未降到轻度(1、0g以内),建议使用免疫抑制剂(包括激素)治疗。如果不便使用免疫抑制剂,可考虑服用北欧地区的高纯度鱼油。
 
  3、尿蛋白2+的膜性肾病,达不到肾病综合征的标准,常规治疗即可,无需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。治疗结果可不以尿蛋白0、5g为目标,尿蛋白能下降一半也是成功。
 
  4、以肾小管间质受损为主的患者,早期应及时解除致病因素,并给予支持治疗,以恢复部分或全部肾功能,必要时应用激素(一般受损1个月内可完全恢复,1-3个月可部分恢复,3个月以上会转为不可恢复、只能阻止继续进展的慢性病变)。急性期过后,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无效,治疗应用常规药物。
 
  5、血压。尿蛋白2+的患者少有患儿、多为成人,除了肾病外,进展因素还取决于血压。慢性肾炎患者很容易出现高血压,特别是肾功能不好时,而高血压对肾脏的危害又非常之大。
 
  尿蛋白2+的肾病患者,其定量大于1g,那么血压要控制到125/75mmHg以下,首选普利/沙坦类降压药。很多患者不重视高血压的治疗,那血压就等于火上加油,肾衰竭自然就发展得很快了。
 
  要不要锻炼身体?尿蛋白2+的患者需要看病情而定:24小时尿蛋白定量2g以内、血压160/100mmHg以内,水肿只有轻度,那么积极锻炼有好处;超出范围的患者,应静养并积极治疗,待病情缓解后再运动。
 
  尿蛋白2+的患者容易复发,必须注意感染的问题,尤其是不易发现的潜隐性感染,如慢性咽喉炎、中耳炎、鼻窦炎、牙龈炎等,因为这些感染会使病情反复甚至加重。
医师介绍
王铁民
院长 主任医师
执业证书编码:
【14137020000
0513】
张新安
副主任医师
执业证书编码:
【11037020000
3996】